巴中市恩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24年,巴中市恩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巴中市恩阳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要求,持续推进法治恩阳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法治政府工作职责
为加强对法治政府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认真履职尽责,用心用情当好“城市管家”。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学法普法宣传
1.会前学法,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召开党组会、党支部大会等形式学习《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法治读本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全面系统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2024年已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党组会学习25次。
2.示范学法,法律素养持续提升
利用周例会、干部职工大会、廉政教育等专题会,局领导带头宣讲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2024年已开展局领导讲法41次。
3.专题学法,执法技能稳步提高
通过集中授课、分层培训、分组讨论、结业考核等方式,对全局中青年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2024年组织两轮培训。全局已有56名工作人员取得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可的行政执法证,并合理分配到执法办案、法制审核及综合业务咨询等核心岗位。
4.多渠道宣传,法治意识持续增强
一是线上创建“法律知识小课堂”、“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文有我”微视频,公开解读法律知识要点,通过城市管理网格群、微信工作群等渠道把法律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2024年共录制“法律知识小课堂”21期,“城市精细化管理”21期,“创文有我”10期,浏览量达十万次,转发量过万次。二是以宣传日为契机,借助“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通过展板、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线下普法。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7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受益群众15000余人。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执法力度不断强化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一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严格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建立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明确公示内容的采集、传递、审核、发布职责,规范信息公示内容的标准、格式,按时通过单位公示栏、“巴中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依法公开行政执法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按照《四川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城市管理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等相关规定,配齐执法记录仪、执法手持终端等执法装备,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确保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三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四川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明确了审核机构、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责任,严格执行“执法审核分离”制度,在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今年以来,依法公示行政执法信息140余条,组织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案件审理会议40余次。
2.健全“两法衔接”机制
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建立健全与公安、检察机关的配合协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对行政执法案件实行“分级层层审核”制度,确保在行政执法办案过程中,及时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绝不以罚代管、以罚代刑,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为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局党组成员均签订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承诺书》,就维护司法权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作出郑重承诺,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头依法依规办事,带头执行“三个规定”,为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营造良好环境。
4.积极推行“首违不罚”
根据《巴中市恩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积极推行“首违不罚”,今年以来,我局共施行“首违不罚”80余次,得到了广大市民和个体经营者高度赞同,有力推动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5.案件办理质效不断提升
一是健全完善执法大队职能职责以及执法办案考评机制等内部制度,对执法案件办理实行“包案办理”,明确案件主办人员、协办人员,切实将责任压实到每一名执法人员肩上,做到案件办理有人抓,案件质量有人负责,切实增强办案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执法办案工作高效运转。二是严格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充分考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后果等因素,严格按照《四川省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规定》行使自由裁量权,筑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防线,杜绝违法裁量、随意裁量、滥用裁量权。截至目前,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43件,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0件,简易程序案件133件,处罚款人民币55.6万元,拆除各类违法建设2000余平方米。
一年来,没有收到对我局行政行为事项的举报投诉,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未出现越级上访、缠访闹访案件。
6.做实城市精细化管理
聚焦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医院校园周边、农贸商超、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全面整治。2024年累计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17614处,整治占道经营14514处,制止乱挂乱晒1947处,规范店招店牌4512处,清除户外广告309处等。每月对“城市微体检”发现问题并形成汇总清单,利用城市管理委员会平台,把问题清单分发到各责任单位,2024年已督办解决道路破损、井盖缺失、噪声扰民、油烟污染等群众身边事、烦心事、揪心事900余件。精细化管理改善了市容环境秩序,提升了城市品质,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以来,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专业人才缺乏,执法办案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城市管理职能不断扩展,执法队员对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学习,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难点问题的能力欠缺,工作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执法效能。二是部门管理和执法协同机制不健全。综合执法工作是一项牵涉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只有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使综合执法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目前由于部门间职能的交叉,存在一些部门发现问题简单移交了之推卸责任现象,难以形成合力,未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执法效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局主要领导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督导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其分管工作范围内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不断提升全局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坚持依法决策,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以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确保作出的决策程序合规、决策内容合法,决策结果依法公开。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奋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一)强化法治宣传力度
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普法宣传全过程,抓住关键和重点人群,广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社会各层次、各领域延伸。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管理
一是抓好内部管理。完善案件接收、查处、信息录入等工作机制。二是规范执法行为。重点围绕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用语,坚决杜绝粗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裁量标准,利用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现场执法记录设备等技术手段,继续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督。三是改进执法方式。树立“管理即服务”理念,寓服务于管理和执法之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严格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优先采取教育、劝诫、疏导等措施,引导群众自觉守法,及时化解矛盾纷争。
(三)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邀请法律专家讲座、办案精英授课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形象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人民满意”的综合执法铁军,为全面建设“两地三区”现代化新恩阳贡献综合执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