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巴中市恩阳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省委、市委、区委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聚焦区委“23456”工作思路和“争第一,创唯一”目标,以落实法治恩阳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为抓手,深入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社会法治,抓实七个方面具体工作,全面提升法治为民质效,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恩阳、平安恩阳,为建设“两地三区”现代化新恩阳提供高质量法治服务和法治保障。
一、聚焦法治思维培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深入开展学习培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区政府常务会集中学法、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重点内容,纳入区委党校各类主体班培训重点课程。学好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物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干部教育培训读本》等重点教材,开展法治工作部门全战线、全覆盖培训。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各级贯彻落实的阶段性成果,推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寺观教堂、进网络。
(三)深入开展实践研究。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阵地,充分发挥区法学会、法治工作部门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研究,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法治恩阳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聚焦完善制度机制,持续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四)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机制。健全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法治建设重大事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运行机制,加强办事机构自身建设。
(五)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把重要党内规章、法律法规列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列为区委党校各类主体班培训必修课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评估,强化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健全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六)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健全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机制,确保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重大举措符合宪法规定和宪法精神。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抓住“关键少数”、重点群体、重点载体、重点阵地,把宪法纳入干部学习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青少年宪法教育,大力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三、聚焦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提升法治保障水平
(七)持续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深入落实“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等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加强禁毒防艾综合治理。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涉众型风险。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防护,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八)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努力将恩阳打造成“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推动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联动,扎实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及时修改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规定。扎实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加强反垄断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大力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试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一次查”制度,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建立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妥善办理涉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案件,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法治督察,加强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效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恶意“维权”等滋扰企业行为。深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专项法律服务,常态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抓实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司法局局长带头为企业讲法治课。扎实推动“法治跑团”、法治监督中心进一步走深走实,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和法治保障。
(九)持续服务保障改善民生。深入开展小区依法治理、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行“一镇(街道)一法官”、“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法治护航·检企同行”专项行动、“法律援助惠民生”专项行动、“法治恩阳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农民工讨薪专项维权行动、法治文艺演出和法治文化讲座、“送法进基层”活动等法治惠民“十件实事”。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攻坚解决“一刀切”执法、运动式执法、逐利执法等突出问题。加强弱势群体及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依法妥善办理涉及医疗、就业、教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案件。
四、聚焦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十)依法规范履行政府职能。持续完善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4.0版事项系统相关要素配置。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恩阳与海口琼山、重庆北碚等地政务服务合作力度,推动“跨省通办”“川渝通办”事项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领域延伸,新增一批“恩琼通办”“川渝通办”事项,实现更多事项全网通办、就近办、异地办。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枢纽监测预警、分析评估、证据互认和联合检查等功能,协同各监管部门做好事项认领、配置、发布、监管行为录入等工作,实行监管事项动态管理。全面推广应用依法行政“法治账图”。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深化“府院联动”,健全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落实反馈的制度机制。
(十一)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从严开展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动决策承办部门合法性初审工作实质化、规范化。加强对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指导。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和定期清理,强化与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衔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积极运用四川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管理平台,做好全区规范性文件数据录入。
(十二)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大力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纵向指导,开展2023年度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评查“亮剑”行动。全面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应用。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建立跨区域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
(十三)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组织开展专项督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制定相关配套工作制度,加强宣传培训。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规程,落实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加强行政复议纠错力度,探索建立行政复议工作情况通报机制和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应诉质效,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行政败诉案件情况通报机制,倒逼败诉行政机关以案促改。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规范和加强政策解答。
五、聚焦维护公平正义,深入推进严格公正司法
(十四)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深化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分离改革,加强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执行协作联动机制,完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完善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机制。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推行院庭长阅核监管,分级分类确定法院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权责,完善办案责任追究制度机制,优化基层政法单位力量配备。纵深推进政法跨部门办案平台应用,大力推进政法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十五)不断完善司法制度机制。加强专业化审判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改革,加大对恶意侵权的惩治力度。建立区“轻罪案件”一站式办理中心,推动简案快办,提升执法司法质效。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机构,完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证据标准。完善类案及关联案件强制检索制度,健全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积极向上级法院报送典型案例。持续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
(十六)不断健全司法行政制度。全面落实四川社区矫正制度体系,加强社区矫正机构专业化、实体化运行,积极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加强公检法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力量和村(居)民委员会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规范安置帮教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深入实施省司法厅《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推进基层司法所提档升级。优化法律服务行业“两结合”管理,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稳妥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
六、聚焦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十七)持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纵深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法治恩阳行”一月一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学习宣传活动。完善普法责任清单,落实普法责任单位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深化“以案释法”工作。深入开展巴中市地方性法规宣传。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运用四川省学法考法平台,持续扩大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覆盖面。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大力开展“开学第一课”“宪法晨读”等活动。持续推进红色法治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挖掘保护和宣传运用。
(十八)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推进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能升级,推进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重点园区法治服务阵地建设,整合公共法律服务、司法调解、检察服务、警务室等法治资源,建设“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动法治服务机构集中、资源共享、功能聚合、一站通办。开展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对全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涉法事务的事前预警、事中排查、事后处置事项,提供法治宣传、法治体检、矛盾纠纷化解、项目合规管理等全周期、响应式服务。
(十九)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全力抓好全面依法治县(区)“1+8”示范试点成果推广验收和巩固拓展,有效解决法治建设九个具体问题。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打击电信诈骗、打击畜禽养殖违法排污等污染农村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化解信访积案难案、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整治违法建设、整治“九小”场所安全隐患等法治攻坚“十大治理”。积极争创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和第三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村(社区)法律之家”,提升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质量,积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持续深化法律进寺观教堂“四进七有”,积极开展寺观庙堂“法律明白人”培训。
(二十)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依托“多中心”合一规范化试点建设,建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站式”平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持续深化“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优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推进调解与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深度衔接。紧盯城建、交通、金融等涉众、涉民生领域,深入开展涉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积极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商会、税务分局等创建。贯彻落实《关于依法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将诉源治理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巩固提升诉源治理成效。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七、聚焦强化工作保障,切实推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二十一)压实法治责任。综合采取年度述法、年终考核、专项督察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用好法治建设各类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核细则,逗硬开展法治考评工作,强化结果运用。
(二十二)强化工作宣传。认真做好恩阳法治建设特色挖掘和经验总结,积极向《法制日报》《四川法制报》等官方媒体推介,加大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宣传力度。强化《法治优秀经典案例选编》《“双十活动”经验选编》等成果宣传运用,擦亮“法治恩阳名片”。
(二十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巴中市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方案(2021—2025年)》,完善法治工作专门队伍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深化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和资格管理。加快培养行政执法监督人才,提升行政复议与应诉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实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二十四)强化督察问责。规范开展法治督察,加大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检察监督协同配合力度。高质量迎接省市“1+8”示范试点成果推广应用验收、市委依法治市办“双十活动”督察等,凡是被上级通报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的,或因整改不彻底、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单位需作出说明,并严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