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印发《美丽巴中建设规划(2024—2035年)》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老区样板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丽中国建设及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四川建设重要战略决策部署,推进“一市四区三地”建设,日前,市人民政府印发《美丽巴中建设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美丽巴中建设提出战略定位、建设目标和实现路径。
在主要目标上,《规划》明确到2027年,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生态屏障持续夯实,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美丽巴中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效明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巩固提升,“南城北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诗意山水、红色巴中”的大美画卷全面绘就,美丽巴中基本建成。
《规划》从美丽空间、宜人环境、自然生态、绿色经济、美丽家园、巴蜀文化、政策集成等方面,对巴中近期“美丽系列”建设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在构建区域联动分区多廊的美丽空间方面,《规划》提出彰显山水城市空间新魅力、建立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建设可观可感美丽交通线等四个方面任务。明确将构建“一屏两廊三带”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推动国土空间精细化治理,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任务,鼓励县(区)积极开展美丽交通线建设,把“交通线”建设成可观可感的美丽“风景线”。
在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安全的秀美山川方面,明确守护蓝天白云纯净气质、维护河流水系健康生命、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可控、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任务。提出将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地落实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开展土壤污染家底“精准管控”行动,持续开展毗邻地区突发环境事件隐患联合排查和环境应急演练等。
在共建生物多样自然和谐的生态家园方面,明确构建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维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等三个方面任务。提出将构建“一屏、一网、多点”生态保护和以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在培育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方面,围绕全市“5+2+3”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主导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化和特色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文旅、旅居养老、康养建筑等产业,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推进现代化、绿色化文旅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还对构筑宜居宜游功能齐全的美丽城乡、传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建立智慧前瞻科学高效的政策集成等方面明确任务,提出将建设“各具特色”美丽城市、串珠成链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系列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