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100-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8-13 16:56信息来源:区教科局 浏览量: 【字号:  

邓玉兵、冯元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第100-1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宣传
  (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就学政策。严格按照免试就近入学、“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入学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教育民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简化入学流程,切实保障留守(困境)儿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机均衡编班,按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确保包括留守(困境)儿童在内的不同群体平等入学权利。
  (二)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结合教育精准扶贫,全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严格落实“一校一案”,认真实施“一月一报”,深入开展“一学一核”,加大失学辍学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力度,坚持“依法控辍”“先劝后诉”,依法督促家长履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正常入学义务。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台账,严格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做好信息及时报送工作,确保适龄失学辍学儿童少年“应返尽返”、义务教育起始年级适龄新生“应入尽入”、所有在校学生“一人一籍”,坚持把留守(困境)儿童等作为控辍保学重点监测群体。目前,恩阳区未出现辍学学生。
  (三)认真做好精准摸排工作。全面组织开展留守(困境)儿童精准摸排工作,落实留守(困境)儿童强制报告制度,通过开展定期与动态摸排相结合的方式,保存留守(困境)儿童帮扶档案。目前,各学校均已建立健全留守(困境)儿童和残疾儿童工作档案,并安排专人管理。
  二、强化学校教育,帮助成长成才
  (一)加强农村两类学校建设。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镇(街道)寄宿制学校建设。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加快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等建设,为留守(困境)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职工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能力。
  (二)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切实加大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法治进校园工作,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留守(困境)儿童法治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儿童自觉守法和自我防范能力。深入开展“珍爱生命、防止溺水”活动,强化留守(困境)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加强对学校安全情况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侵害留守(困境)儿童的倾向性、苗头性线索,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防范、提前处置。
  (三)强化教育救助保障。积极做好重点群体的常态监控,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加大教育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儿童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辍学;对学习有困难的,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明确责任教师和帮扶任务。建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儿童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做好残疾儿童“一人一案”义务教育安置工作,按照“全覆盖、零拒绝”要求,采取进特教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四种方式,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儿童特别是留守(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三、强化社会参与,提供关心关爱
  (一)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开展以留守(困境)儿童权益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报道在推进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大力加强家校共育。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工作机制,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行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加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宣传普及家长和监护人家庭监护责任、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教育观,加强家长与留守(困境)儿童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家庭监护质量。
  (三)引导社会支持参与。各校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主题教育活动和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开展寒暑假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特别行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支持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服务者走进校园,与留守(困境)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开展爱心资助、课后辅导、兴趣指导等关爱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把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教育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基本内容;将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考评体系,作为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评价依据,持续做好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教育工作。
  此函。



  巴中市恩阳区教育科技局
  2024年8月12日